必一·运动(B-Sports)官方网站

  • 必一运动
  • 中国奥委会官方网站
必一·运动(B-Sports)官方网站
  • 首页
  • 协会公告
  • 体育产业
  • 体育要闻
  • 全民健身
  • 竞技体育
  • 地方体育
  • 政策法规
  • 新闻中心
  • 视频
  • 图片

更多协会列表

足球篮球网球体操射击射箭击剑手球垒球棒球举重柔道拳击摔跤田径游泳赛艇帆船冰球滑冰滑雪马术乒乓球羽毛球曲棍球自行车跆拳道空手道皮划艇铁人三项现代五项高尔夫橄榄球轮滑汽摩武术象棋围棋桥牌门球信鸽龙狮台球龙舟登山拔河飞镖毽球掷球藤球健美滑水潜水摩托艇保龄球风筝国际象棋体育舞蹈极限壁球板球软式网球钓鱼航空运动航海模型车辆模型无线电和定向健身气功体育发展战略研究会体育记者协会老年体协企业体协足球发展基金会

首页 >> 焦点新闻 >> 正文

比拼十八般武艺 他们让民族武术大放光芒
2024-11-26 09:41 中国体育报


11月25日,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女子传统三类拳决赛在海南三亚举行。图为安徽队选手李文燕在比赛中。  新华社记者 张丽芸摄  

  本报记者 部国华

  长枪如游龙,短刀破长空。11月25日下午,在结束了如武侠大片一样精彩的男子对练比拼后,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民族武术项目收官。3天时间,253名运动员,经过18个项目的比拼,不仅展示了民族武术的魅力,也让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变得具象化。

  25日下午的女子传统二类拳比赛十分引人注目。陕西队10岁的回族小队员马悦晨一出场就赢得现场观众的热烈掌声,此前,她和姐姐马嘉欣一起参加了对练项目比赛。小小年纪就能站上全国比赛的赛场,得益于她对武术的热爱。马悦晨出身于武术世家,自幼受到父母熏陶,小学时便开始接受传统武术训练,几年习武,经历了不少的伤痛和挫折。马悦晨说:“每一次受伤都让我更加坚定了前行的决心。”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激发更多人对武术的热爱。

  热爱,让她在传承路上不断前行。和她一样追梦的小选手还有宁夏12岁的回族男孩马丁浩瑜、14岁的贵州布依族选手韦君安、香港队10岁小将邓宇灏……他们的小身板里有着大大的能量,眼中有光,心中有梦。

  如果说小选手象征着民族武术未来可期,64岁的青海选手马泰鑫则践行了民族武术的传承和发展。马泰鑫习武长达50年,是青海西宁孔门拳非遗传承人。虽然已经退休,但对武术的热爱让他来到了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舞台。尽管比赛中他以0.004分错失三等奖,但看到更多年轻选手出现,让他十分欣慰:“必一武术文化有人接力,才能够被传承下去。”

  行抱拳礼、起势、鞭花……女子软器械项目比赛中,来自宁夏的陈陆动作行云流水,“独门武器”双鞭展现着青春飞舞的激情,特别是难得一见的坐地鞭让现场观众和选手叹为观止。“坐地鞭这个动作是老一辈传下来的,因为很容易失误,所以有些运动员不会在编排中加这个动作,但它又很有特点,会让整个套路更流畅,观赏性更好。”凭借精彩的表现,陈陆获得一等奖。“我练习双鞭9年,今年是我第三次出征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回想过去,依然觉得很苦很累,但我没有放弃,我要在这个舞台展现出最好的自己。”陈陆说。

  传统武术是武术的根源,经过不断演变,代代相传,产生多种流派、拳种和门类,此次比赛展现了八卦掌、通背拳、象形拳、地躺拳、形意拳等拳术和器械。老将的坚守、年轻人的圆梦、少年的热爱,在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舞台上给人更多的感动,民族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年轻人追寻梦想。10岁的马悦晨说:“武术是我的人生,我会将这种热爱持续传递下去。”体育赛事不仅仅为传统武术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舞台,还让更多喜欢武术的人,通过热爱和坚守,创造属于他们的精彩。

  (三亚11月25日电)  

编校:闫笑雪
审核:张素琦
关于必一运动 - 隐私保护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2003-2025 All-China Sports Federation Website. All rights reserved.必一运动总会网版权所有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编号:0105094 发证机关: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

ICP经营许可证:京ICP证03071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4198号


本网站由必一运动(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制作及技术支持
客服及报障电话:010-67158866-800 联系邮箱:tizongwork@fjszhuohe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