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是五战全运赛场的34岁山东老将杨哲,带伤拼搏诠释坚持和传承的意义,一边是初登全运舞台的18岁陕西新秀王贵洲,初生牛犊打破三项全国青年纪录夺金。第十五届全运会举重男子109公斤级比拼没有输家,选手们的共同心愿就是未来中国男举大级别能继续扬威国际赛场。
顶着全运会四连冠的光环,又在4月全国锦标赛摘金,赛前杨哲被认为极有希望摘得全运会五连冠。但抓举比赛他却有些“失常”,开把176公斤失败,虽然第二把举起这一重量,但第三把挑战180公斤再度失败。这显然不是杨哲的实力,他是该级别抓举世界纪录200公斤的缔造者。挺举比赛中杨哲只举起195公斤,与他巅峰时期相比有着约30公斤的差距,他最终以总成绩371公斤获得第5名。
2007年出生的小将王贵洲,抓举举起178公斤,虽然206公斤的成绩在挺举上排不进前三名,但依然凭借更为均衡的实力为陕西队赢得全运会历史上首枚举重金牌。
“我的对手就是伤病,举重生涯20多年了,就今年过得最艰难。”杨哲说,他有3个月没系统训练了。“莫名其妙小腿使不上劲。上半年能蹲到270公斤、拉到260公斤,下半年这两项数据降到了220公斤,力量掉得太多了。真的尽力了,没有常胜的将军。”残酷的伤病终究击倒了老将,这一刻竞技体育的残酷具象化了。
“伤病对老将是致命的,虽然我们有拼劲和经验,但举重这种纯体能项目不是我有经验就能举起来。25年举重生涯没‘砸锅’一次,我觉得今天已经是完美谢幕了。”挺举最后一把杨哲要了230公斤,虽然举不起来了,但他走上台鞠躬、亲吻杠铃片并脱下举重鞋,正式“挂靴”。
王贵洲练举重只有6年,就创造了陕西举重的历史。“赛前给自己定的目标是举出抓举183公斤、挺举215公斤,比赛中还是差了一些。”王贵洲表示,训练中他已经能举起目标重量,“教练告诉我,陕西队66年从没拿过全运会举重金牌,我特别想为陕西队实现这个突破。”真正做到之后,王贵洲难掩激动。“有一点难以置信,眼泪也情不自禁就下来了。”
这场比赛见证了新人登场、老将谢幕,中国男举大级别“明天会更好”是所有选手的共同期盼。“有一个真正的年轻人出来了,虽然王贵洲的成绩还不算突出。大华(刘焕华)是中国男举大级别的领军人物,希望年轻人们能成长得更快一点,把国内男举大级别的竞争推到更高水平,到了世界赛场也能更有竞争力。”杨哲说。王贵洲也不负前辈的期待,表示要更加努力:“一步一个台阶往上走,向着国际水平不断追赶。”
(袁雪婧)
审核:陈国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