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一·运动(B-Sports)官方网站

  • 必一运动
  • 中国奥委会官方网站
必一·运动(B-Sports)官方网站
  • 首页
  • 协会公告
  • 体育产业
  • 体育要闻
  • 全民健身
  • 竞技体育
  • 地方体育
  • 政策法规
  • 新闻中心
  • 视频
  • 图片

更多协会列表

足球篮球网球体操射击射箭击剑手球垒球棒球举重柔道拳击摔跤田径游泳赛艇帆船冰球滑冰滑雪马术乒乓球羽毛球曲棍球自行车跆拳道空手道皮划艇铁人三项现代五项高尔夫橄榄球轮滑汽摩武术象棋围棋桥牌门球信鸽龙狮台球龙舟登山拔河飞镖毽球掷球藤球健美滑水潜水摩托艇保龄球风筝国际象棋体育舞蹈极限壁球板球软式网球钓鱼航空运动航海模型车辆模型无线电和定向健身气功体育发展战略研究会体育记者协会老年体协企业体协足球发展基金会

首页 >> 竞技体育 >> 正文

传统与热爱 竞技与温情 十五运会蕴藏着动人的光
2025-11-21 09:03 中国体育报

  “激情全运会,活力大湾区”,十五运会不仅上演着国内最高水准的竞技对决,还在传统与现代的交融中延续文化血脉,在胜负之外书写下超越竞技的温情篇章,让体育精神的光芒愈发璀璨。

  传统焕新彩 湾区聚合力

  当VR技术为醒狮插上灵动翅膀,全息投影让英歌锣鼓穿透时空,AR技术溅起龙舟竞渡的浪花,十五运会开幕式便以一场“国际水准、中国气派、岭南风韵、湾区魅力”的文化盛宴,诠释了传统与现代的完美共鸣。正如开幕式执行总导演高燕所言,这场开幕式不仅彰显了中国文化自信,还让全国观众直观感受了岭南文化的鲜活生命力。

  传统体育项目是岭南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作为南派武术的发源地,粤港澳孕育了洪拳、蔡李佛拳、咏春拳等闻名遐迩的拳种。全运会赛场上,南拳、南刀、南棍轮番上演,选手们拳刚腿硬、步稳势烈,一招一式间承载着岭南武术兼容并包、内外兼修、坚韧不拔的文化内核。而首次作为群众展演项目登上全运会舞台的舞龙舞狮,更成为本届全运会的亮点。佛山赛区的决赛中,广东队凭借《勇斗蜘蛛采仙草》的岭南特色节目斩获南狮传统项目一等奖,激昂的鼓点、灵动的演绎,搭配凸显地域特色的道具器材,让千年醒狮文化收获满堂喝彩。

  在竞赛规则上,本届全运会设置了粤港澳联队,为文化传承注入了跨区域融合的新活力。三地联合组队参加龙舟、龙狮等集体项目,让大家眼前一亮。尤其是由粤港澳选手组成的龙狮联队,在节目编排中融合三地特色,以高度默契的配合斩获一等奖。这一突破不仅是大湾区体育协同发展的生动实践,更让香港、澳门保留的独特套路与广东的传统技艺相互借鉴,为传统文化创新提供了宝贵经验。正如教练梁广焯所言,联队的成功将激发更多青少年参与跨区域联合赛事的热情,让岭南文化在交流中不断丰富。

  以本届全运会为媒,全国观众不仅读懂了岭南文化的兼容并包、奋发进取,还探索出传统与现代、区域与整体相结合的文化传承新路径,全运会的舞台让古老的岭南文化在新时代的浪潮中,焕发蓬勃生机。

  同行者的光芒 比金牌更璀璨

  竞技赛场从不乏金牌与纪录的荣光,但比胜负更动人心弦的,是运动员间跨越项目、年龄的守望相助,是彼此鼓劲、携手追梦的赤子真情。本届全运会上,并肩夺冠的“姐妹花”、跨项鼓劲的知己、互为榜样的对手……他们用无数温暖的瞬间印证着:追梦路上,同行者的光芒比奖牌更闪耀。

  东京奥运会上,崔晓桐、吕扬、张灵、陈云霞组成的赛艇女子四人双桨组合,以压倒性优势为中国队夺回阔别13年的金牌。本届全运会,四位姑娘各自为战又彼此牵挂:吕扬坚守女子四人双桨赛场,陈云霞与张灵搭档冲击双人双桨桂冠,崔晓桐挑战双人单桨项目。最终,她们悉数摘金。赛场之外,陈云霞与张灵夺冠后立刻赶往崔晓桐的比赛现场,当天没有比赛任务的吕扬也专程前来助威。当四人相拥合影时,“冠军女四双”仿佛从未分开,这份穿越赛场的情谊,比金牌更耀眼。

  女子4×100米自由泳接力中,杨浚瑄在落后半个身位的绝境中,凭钢铁意志反超夺冠。支撑她突破极限的,是羽毛球选手何冰娇的那句话:“身体不行了,意志力会带你冲出重围。”而当何冰娇陷入羽毛球女团小组赛的苦战,杨浚瑄“我能做到,你也能做到”的鼓励,便成了她逆转助球队晋级女团四强的底气。

  这份温暖还在延续——杨浚瑄、何冰娇与跳水选手陈芋汐一见如故,从陌生到知己。杨浚瑄会特意关注羽毛球与跳水赛事,在陈芋汐夺冠后第一时间道贺;陈芋汐的坚韧自律,也成了杨浚瑄前行的动力。三位姑娘在各自领域奋力攀登,而照亮彼此征途的,正是从对方身上汲取的光芒。

  最好的对手,亦是最好的榜样。羽毛球女单1/8决赛,陈雨菲以2比0战胜何冰娇。这对从小一同竞技、并肩征战奥运会的伙伴,早已将彼此的成长刻进对方的轨迹。何冰娇庆幸有这样优秀的对手相伴,陈雨菲也坦言从何冰娇的自律认真中收获颇丰。马术赛场上,38岁的刘涛时隔12年再夺盛装舞步冠军,52岁的“八朝元老”顾兵摘得铜牌。从十运会相识至今,两人场上全力竞技,场下惺惺相惜,用岁月沉淀出体育最本真的模样。

  偶像的力量,让传承有了温度。女子200米个人混合泳决赛,小将于子迪以2分07秒41的成绩,打破了叶诗文保持13年的亚洲纪录。面对偶像叶诗文,她难掩羞涩,而叶诗文的祝福温暖又有力,“她有我的影子,但上限一定比我更高。”这份期许,将成为于子迪前行的铠甲。15岁的跳水小将刘军熙以“小迷妹”身份与陈芋汐同场竞技,虽获双人10米台铜牌,却收获了更珍贵的成长动力,“希望早日像陈芋汐姐姐一样登上国际舞台。”

  团结的光芒,让荣誉更显厚重。男子4×100米混合泳接力决赛,闫子贝带领孙佳俊、王梓成、徐海博三位师弟登顶。“主要是闫队带我们赢的”,王梓成的感慨道出团队心声;孙佳俊坚定表示“我们未来都会越来越好”;闫子贝则承诺:“永远是团结的集体,我会把所有经验分享给大家。”

  金牌会被珍藏,纪录终将被超越,但赛场内外那些真诚的鼓励、绝境中相扶的力量,却会化作永恒的光,照亮每一位追梦者的征途。

  “向国家队学习” 拼搏铸就荣光

  十五运会不仅是竞技比拼的赛场,更是体育人交流共进的平台。在这里,“向国家队学习”的信念扎根在每位选手心中,而“永不言弃”的拼搏精神,则在一次次对决中愈发鲜明。

  男子手球铜牌争夺战中,香港队以25比33不敌北京队无缘奖牌,却以“业余队”身份拼得第四名,刷新队史最佳战绩,用顽强斗志诠释了“自强不息、永不言弃”的狮子山精神。作为全运会常客,香港手球队此前最佳战绩为十三运会第六名,本届赛事中,他们在1/4决赛战胜广东队挺进四强,一举改写历史。赛场上,球员们攻防转换间拼至力竭,每一次扑救、每一次冲刺都将拼搏二字刻在赛场,这支“业余之师”的执着打动了全场观众,观众席上响彻全场的“加油香港!加油香港!”令人振奋。助教魏德甘由衷赞叹:“他们作为业余球员达到这样的水平,实在令人敬佩。”

  女排成年组中,香港女排虽然未尝一胜,但队长余映姿收获满满,“参加十五运会对我们来说是很好的以赛代练机会,以前没机会和这么多强队交手,这次既锻炼了心理抗压能力,也让我们近距离感受榜样的力量。”作为女排国家队的忠实球迷,从屏幕前观赛到亲身同场竞技,最触动她的是国手们的女排精神,“她们那种球不落地永不放弃的信念,值得我们用一生去学习。”

  男子花剑赛场则上演了“强者互敬”的佳话。由两届奥运会冠军张家朗和世锦赛金牌得主蔡俊彦领衔的香港男子花剑队在团体决赛中战胜由许杰领衔的福建队,登上最高领奖台。而在个人赛中,许杰却在1/4决赛、半决赛中接连战胜蔡俊彦和张家朗,并最终夺冠。在张家朗与许杰的个人赛中,许杰曾以5比9陷入被动,却凭借沉稳心态逐步追分,最终以15比9锁定胜局。“他打法成熟了很多,状态也非常好。”赛后,张家朗毫不吝啬地赞美对手。而在团体赛中,再次对上许杰,张家朗则“赢了回来”。“个人赛输给他,就想着要在团体赛上帮团队争取更大的比分优势。”张家朗说。两人此前已交手过数次。“上一次是杭州亚运会的淘汰赛。”张家朗坦言,此次没能在家门口夺得个人赛金牌确实“有点小遗憾”,但输给许杰也并不“冤”。两位选手在这场高水平的较量中相互学习、切磋技艺,二人的精彩对决让击剑爱好者们“大饱眼福”。

  乒乓球成年组男子单打1/16决赛中,18岁的澳门小将郑孔崴对阵湖北选手薛飞。抱着学习的心态来参赛,尽管输掉比赛,但郑孔崴也有收获。“全运会竞争比奥运会还要激烈,我要向国家队选手学习,学习他们处理球的细节以及高质量。赛前就想着以搏杀为主,一分分拼,希望能多拿一些分数。这场比赛整体发挥还不错,拿到了一局,发挥出了训练水平。”

  当醒狮的鼓点渐息,当领奖台的灯光渐暗,十五运会留给粤港澳大湾区的,是文化传承的新路径,是体育温情的暖记忆,更是拼搏精神的接力棒。这些赛场内外的动人瞬间,将化作一束束光,照亮运动员的追梦路,更照亮大湾区文化交融、体育共进的未来,让“激情全运会,活力大湾区”的口号,在岁月中愈发铿锵有力。

  (田洁 郭艾)

编校:陆秋萍
审核:陈国平
关于必一运动 - 隐私保护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2003-2025 All-China Sports Federation Website. All rights reserved.必一运动总会网版权所有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编号:0105094 发证机关: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

ICP经营许可证:京ICP证03071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4198号


本网站由必一运动(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制作及技术支持
客服及报障电话:010-67158866-800 联系邮箱:tizongwork@fjszhuohe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