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一·运动(B-Sports)官方网站

  • 必一运动
  • 中国奥委会官方网站
必一·运动(B-Sports)官方网站
  • 首页
  • 协会公告
  • 体育产业
  • 体育要闻
  • 全民健身
  • 竞技体育
  • 地方体育
  • 政策法规
  • 新闻中心
  • 视频
  • 图片

更多协会列表

足球篮球网球体操射击射箭击剑手球垒球棒球举重柔道拳击摔跤田径游泳赛艇帆船冰球滑冰滑雪马术乒乓球羽毛球曲棍球自行车跆拳道空手道皮划艇铁人三项现代五项高尔夫橄榄球轮滑汽摩武术象棋围棋桥牌门球信鸽龙狮台球龙舟登山拔河飞镖毽球掷球藤球健美滑水潜水摩托艇保龄球风筝国际象棋体育舞蹈极限壁球板球软式网球钓鱼航空运动航海模型车辆模型无线电和定向健身气功体育发展战略研究会体育记者协会老年体协企业体协足球发展基金会

首页 >> 全民健身 >> 正文

科学健身进社区 健康服务“零距离”
2025-09-24 10:19 中国体育报


群众在冬奥村社区的科学运动健康中心锻炼。

  本报记者 傅潇雯文/图

  日前,体育总局印发《关于推动运动促进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要坚持预防优先,发挥科学健身在健康促进、疾病预防和康复治疗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开在群众家门口的社区运动健康中心成为推动全民健身服务重心下沉和健康关口前移的关键,截至2025年8月底,全国共有22家社区运动健康中心陆续投入运营。在体育总局科教司的组织下,记者近日走访了北京市两家各具特色的运动健康服务中心,探寻他们如何让科学健身走进百姓生活。

  奥运级服务进社区 科学健身守护百姓健康

  位于冬奥村社区的第一防护科学运动健康中心今年7月正式面向社会开放,成为北京冬奥会场馆遗产可持续利用的典范项目。这里将竞技体育领域的先进防护手段和康复技术应用于群众健身服务,开创了“预防优先、普惠共享”的科学运动健康服务新模式,“竞技体育成果全民共享”的理念在这里得到完美诠释。

  “我们希望能让科学的服务从竞技场走向日常,惠及社区百姓。”中心负责人介绍说,“通过专业的评估和科学的运动干预,帮助社区居民养成健康生活方式,真正实现预防优先的健康理念。”

  记者在中心看到,中心配备的设备包括近3D智能体测镜、脊柱侧弯快速筛查仪、智能中西医身体健康指标检查仪,以及专业的视力检测设备。此外,还有专门的情绪检测仪,该设备借助AI人脸识别技术快速分析情绪状态。“许多家长定期带孩子使用情绪检测设备,通过微表情捕捉评估情绪变化,从而了解孩子的心理状态。”工作人员说。

  往里走,人们正在长廊进行各种运动,指导员在一旁随时观察动作是否标准。“这里离家不远,每个周末我都会到这里做一些力量训练,平时跑完步也会来这里进行拉伸。”家住朝阳区安慧里的陈平是一位跑步爱好者,他说,只有科学健身,预防伤病,才能延长运动寿命,形成良性循环。

  “中心最大亮点是将奥运级别的防护服务延伸至社区百姓身边。”中心负责人介绍,依托北京冬奥会留下的宝贵场馆资源,这里建立了运动风险评估、急性损伤处置、运动疲劳恢复、神经肌骨训练、体重管理5大技术模块的标准化体系,聚焦青少年四大健康问题、中老年慢病人群、中青年运动高风险人群等,提供科学评估检测和个性化运动调理。

  在政府支持下,中心坚持低费普惠原则,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专业服务。这种“下楼就能练”的便民空间,不仅提升了公共体育服务的可及性,也促进了群众对体育运动的长期坚持。

  残健融合创新模式 打造百姓“身边的健身房”

  在北京东坝,有一处与众不同、充满温度的社区体育健康空间——We+运动健康服务中心。在专业器械上锻炼完,喝一杯由听障咖啡师制作的咖啡,还可以由残疾人美甲师做个美甲。从无障碍的通道与卫生间,到专业的力量区、有氧训练区、私教区,再到儿童体适能区、美甲区、咖啡区与理疗区,中心不仅关注群众的身体健康,更注重社区融合与人文关怀,让这里成为每个人都能安心锻炼、放松交流的“第二个家”。

  作为由政府支持、多方共建的公共体育服务设施,它立足于社区,紧密围绕“服务百姓”的宗旨,为周边居民提供专业、便捷且包容的运动健康服务,真正成为老百姓“身边的健身房”。

  “我们坚持预防优先,这一点正是我们的优势所在。”中心负责人表示,“作为聚焦‘老残一体’和残疾预防的机构,我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能够提供科学、规范、多样、可及的运动健康服务,不仅在服务健全人方面,同时在防老、防残等领域,也具备专业能力和独特经验。”

  这里,每天设有专属公益时段,残障人士可以在这里得到免费运动健身服务;每周开展不同内容的职业培训、健康公益讲座、插花、演讲等俱乐部活动。“这里不仅是一个健身场所,更是一个体现社会融合平台。”刚刚做完力量训练的张鑫说,“它把体育背后的坚韧转化为服务社区百姓的热忱,激励更多人坚持锻炼、超越自我,乐观面对生活。”

  随着《关于推动运动促进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的逐步落实,这类运动促进健康中心将在全国更多地方涌现,为群众提供更加科学规范、形式多样、方便可及的运动促进健康服务。

编校:焦一佳
审核:张素琦
关于必一运动 - 隐私保护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2003-2025 All-China Sports Federation Website. All rights reserved.必一运动总会网版权所有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编号:0105094 发证机关: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

ICP经营许可证:京ICP证03071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4198号


本网站由必一运动(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制作及技术支持
客服及报障电话:010-67158866-800 联系邮箱:tizongwork@fjszhuohe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