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一·运动(B-Sports)官方网站

  • 必一运动
  • 中国奥委会官方网站
必一·运动(B-Sports)官方网站
  • 首页
  • 协会公告
  • 体育产业
  • 体育要闻
  • 全民健身
  • 竞技体育
  • 地方体育
  • 政策法规
  • 新闻中心
  • 视频
  • 图片

更多协会列表

足球篮球网球体操射击射箭击剑手球垒球棒球举重柔道拳击摔跤田径游泳赛艇帆船冰球滑冰滑雪马术乒乓球羽毛球曲棍球自行车跆拳道空手道皮划艇铁人三项现代五项高尔夫橄榄球轮滑汽摩武术象棋围棋桥牌门球信鸽龙狮台球龙舟登山拔河飞镖毽球掷球藤球健美滑水潜水摩托艇保龄球风筝国际象棋体育舞蹈极限壁球板球软式网球钓鱼航空运动航海模型车辆模型无线电和定向健身气功体育发展战略研究会体育记者协会老年体协企业体协足球发展基金会

首页 >> 全民健身 >> 正文

浙江安吉——为乡村振兴注入“国球”力量
2025-10-31 15:50 中国体育报

  清晨 6 点多的浙江安吉,薄雾还未散尽,灵峰人才体育公园里已经传出了清脆的

  “乒乓”声。68 岁的王杏娟握着球拍,脚步轻快地在球台前移动,白色的乒乓球在她和对手之间来回跳跃,阳光洒在她带着汗珠的脸上,专注又快乐。“以前哪儿敢想啊,咱农村老太太也能在这么好的场地打球。”打球的间隙,王杏娟指着球场上崭新的塑胶地板对记者说,语气里满是感慨和幸福。

  她脚下的这片场地,是安吉近年来投入建设的乒乓球场地之一。也是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体育总局联合开展的“国球进社区”“国球进公园”(简称“国球两进”)活动在浙江、在安吉的生动缩影。

  “国球两进”活动结合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公园绿地开放共享和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提升行动等工作,推动在城市社区、公园中配建以乒乓球台等小型设施为重点的健身设施。浙江各地踊跃响应、积极推进。如今,乒乓球场已如雨后春笋般遍布浙江的社区与公园,乒乓球运动也深深融入百姓生活,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场地遍布城乡

  走进灵峰人才体育公园,一座极具现代感的半封闭式乒乓球场格外引人注目。标准的球台有序排开,地面的塑胶材质踩上去既舒适又防滑。“体育公园去年正式投入使用,随着‘国球两进’活动的展开,公园里的乒乓氛围也愈发浓烈。”说起这里的乒乓球发展,灵峰街道相关负责人冯菲语气里带着自豪。在灵峰人才体育公园乒乓球场建成之前,居民们想打球,只能去几公里外的体育馆。而现在,公园不仅是人们日常锻炼的好去处,每到周末还会吸引不少来游玩的游客驻足切磋乒乓,成了当地的一张“活名片”。

  除了灵峰人才体育公园乒乓球场这样的新建场地“标杆”,安吉还有众多建设、改造在社区里的乒乓球场地,这些场地像毛细血管一样,深入居民生活,也让乒乓球这项国民运动真正融入老百姓日常。

  在安吉的碧水家园、港中旅、金麟府等社区,社区活动中心的一部分被改造成了乒乓球活动区,标准的球台配上简洁的座椅。“这样改造既省钱又实用。”社区居民宋海标一边擦着球拍一边说。宋海标是个乒乓球爱好者,以前总抱怨没地方打球,自从社区里添置了球台,他几乎每天都会打上一两个小时。“现在和朋友聚会,到社区里的乒乓球场较量较量成为‘固定节目’,大家身体好了,邻里关系也更和睦了。”宋海标的话,道出了“国球两进”给社区带来的悄然改变。

  运动融入生活

  场地建起来了,活动也得跟上去。在安吉,大小乒乓球赛早已成为常态,从乡镇级联赛到村级趣味赛,从老年人比赛到青少年幼苗赛,不同年龄段、不同水平的爱好者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舞台。

  去年,中乒协提出举办首届“国球进公园”户外乒乓球活动后,全国 16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积极响应,浙江省列入其中之一,第一站就放在了安吉。“那种热烈的氛围,一点不亚于专业比赛。”回忆起当时的比赛场景,选手陈勇依旧心潮澎湃。该活动是安吉 2024 年举办的最具影响力的乒乓赛事之一。比赛为混合团体赛,分为百龄组与亲子组,吸引了 200 余名选手参加。陈勇说,赛事的火爆不仅带动了更多人参与乒乓球运动,还成了连接爱好者的重要纽带。

  在“国球两进”的带动下,除了大型赛事,“小而精”的乒乓球比赛在安吉更是层出不穷。在走访中,记者了解到,在安吉下辖的许多村镇,村民们经常自发组织乒乓球赛事,规则简单,奖品也多是食用油、大米之类的生活用品,但大家参与的热情却丝毫不减。村民们说:“村里的乒乓球比赛不设门槛,只要愿意来都能上场,输赢不重要,关键是图个热闹。尤其是春节期间的比赛,全村人都来看,比过年还热闹。”

  “国球两进”的背后,不仅展现了当地全民健身设施和群众健身环境的提质增效,

  更展现了广大群众欣欣向荣的生活气息。

  文化浸润乡土

  在安吉的许多村落,乒乓球元素随处可见。有的村在村口围墙上画满了乒乓球运动彩绘,有的村把乒乓球、乒乓球拍等图案印在了村里各处指示牌上……“这些看似不起眼的细节,其实是在慢慢培养大家的文化认同。”灵峰街道浒溪社区专职工作者张逸表示,“国球两进”活动让乒乓球在安吉的发展,早已超越了体育运动本身,逐渐融入当地的文化血脉,成为一种独特的“国球”文化符号。“这种文化既体现在村民的日常生活中,也渗透在乡村的精神风貌里。我们希望让乒乓球文化扎根乡土,滋养出独属于安吉的精气神与凝聚力。”

  让乒乓球运动扎根乡土,离不开专业指导。为此,安吉专门组织了乒乓球社体指导员培训,由安吉县乒乓球协会负责统筹指导乒乓球教学和训练工作。一些乒乓球民间高手还会自发到各村镇指导村民打球。今年 45 岁的周明就是其中之一。“刚开始下乡指导的时候,我发现很多村民打球动作不规范,不仅影响水平提升,还容易受伤。”周明记得有一次下乡,正好看到一位大叔使劲用胳膊“抡”球,就上前纠正。大叔还不服气,说“我这么打了十几年了,不也挺好?”周明没多说,只是和他切磋了几球,用实力让大叔心服口服。几年指导下来,村民们的球技有了提升,“更重要的是,大家打球的科学性提高了,受伤的情况越来越少。”周明说。

  从最初的简陋场地,到如今遍布城乡的标准球场;从零星的自发活动,到常态化的赛事体系;从单纯的体育运动,到融入乡村振兴和文化建设的重要元素,安吉的“国球两进”充满了温度与活力。在这里,乒乓球不仅是一项运动,更是连接邻里、凝聚人心的纽带,是推动乡村发展、传承文化精神的载体。正如安吉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相关负责人所说:“我们发展乒乓球,不只是为了培养多少专业选手,更重要的是让这项运动走进千家万户,让更多人在挥拍之间感受快乐、收获健康,让‘国球’精神在安吉大地上开出更绚烂的花。”

  如今走进安吉,看到球台前那一张张洋溢着笑容的脸庞,听到那一声声清脆悦耳的“乒乒乓乓”,就会明白,这样的愿景正在变成生动的现实。(本报记者 轧学超)

编校:李鑫
审核:张矣韵
关于必一运动 - 隐私保护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2003-2025 All-China Sports Federation Website. All rights reserved.必一运动总会网版权所有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编号:0105094 发证机关: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

ICP经营许可证:京ICP证03071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4198号


本网站由必一运动(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制作及技术支持
客服及报障电话:010-67158866-800 联系邮箱:tizongwork@fjszhuoheng.com